我与医院共成长征文(锦集3篇)
成长是一个过程。成长的过程中会慢慢成熟。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经历,有开心、痛苦、得到、失去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与医院共成长征文(锦集3篇)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我与医院共成长征文1
时光荏苒,岁月如歌,我院建立于1980年,已走过了三十七年的光辉历程。我院是一所集中医医疗、康复、教学、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,从昔日的小楼迁到了现在的院址,从以前的综合性科室,发展成了集门诊、急诊科、内科、外科、五官科、肛肠科等于一体的各专科病房,从以前低端的检查设备到引进了尿道膀胱镜、乳腺钼靶检查、电子肠镜、胃镜等,这一一证明了我们在不断发展。
换位思考。在生活中,我们也会遇到很多不愉快的事情。但要想成为一位称职的工作者,我们不能把这些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之中,我们要换位思考,要时刻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——患者每时每刻都要面对病魔的滋扰,如果他们每天还要面对坏情绪的我们,那将是怎样的状态!尊重病人,也是尊重自己!因此,我们在工作中要端正自己的态度。然而,良好的沟通和服务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。语言是沟通的钥匙,我们只有正确运用好这把钥匙,才能打开患者的心门。我们同患者进行正确、有效地沟通和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,便于拉近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,减轻患者对待疾病的紧张,使患者轻松愉快的战胜病魔。工作准确,不仅使我们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服务,也使患者对我们医院有着最直接的感官意识,从而建立信任度。
作为一名护士,我深刻的意识到优质的护理服务的重要性。患者每天接触最多的是我们护士,所以,我们要为病人多讲一点、多做一点,让病人方便一点、满意一点,落实好治疗性护理和健康教育,心理护理,生活护理。提高护理质量展望未来,医院在不断的发展,我们也要追上发展的脚步,时时更新护理知识,学习护理技能,不断成长、不辱使命。
我与医院共成长征文2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各位老师:
下午好!
20XX年,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,我第一次以一名“实习生”的身份踏进了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大门,看着医院的面貌,没有省级医院的先进壮阔,却有着经过时间沉淀才有的淳朴踏实,以后我就要在这里实习了,想到这里,心里莫名充满了亲切感!往后的日子里,初上社会的懵懂和自卑,在这里慢慢得消化着,初出牛犊的锋芒也在二院这个大家庭里渐渐收敛了。实习结束的时候,我不但在专业水平上得到了进步,自身修养亦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!这对我后来的继续求学之路有很大的帮助,更在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微弱却又异常坚定的声音:“二院,我一定会回来的!”
终于在XX年大学毕业那年,同样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,我再一次踏进了二院的大门,那一刻,心头是一种重回母亲怀抱的贪婪,是一份久违的念想终于得以实现!直到我真正穿上了印有“余杭二院”字样的白大褂,我内心的激动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!我只能感谢二院,感谢你培养了我,赐予我这个发力的平台!只想把那满腔热情,尽情得挥洒在你的热土上!参加工作之后我总是提醒自己要改变,要进步,要跟上自己所在的单位的进度!而在我改变的同时,二院也改变了!变得更先进了,更有名了,时光如水,流转过无数个春夏秋冬,这家坐落于双千年古镇有着60余年历史的医院,从当初的几十张床位,到现在有着300余床位的省定二级乙类综合性医院。1995年被列为全国“爱婴医院”;同时是省、市、区三级连创的文明医院。始终围绕着“以病人为中心,以质量为核心”的宗旨,本着“一切为了病人,为了病人的一切,为了一切病人”的服务理念,关注民生、民情,为建设卫生强区,实现卫生发展目标,促进全民健康,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做出无数贡献和业绩。
近年来,院领导锐意改革,开拓创新,在加大设备投入和环境建设的基础上,大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。首先带领广大员工制定长远规划,形成统一的奋斗目标。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宣导,激发员工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;其次不断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,通过组织多层次、多方面的学习和培训,采用走出去、请进来的方法,帮助员工开阔视野,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,以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,加快二院发展步伐。二院先进的管理理念,浓郁的人文氛围,系统的规范化培训,良好的科研平台给我们年轻同志提供了成才的土壤和机会,也让我对脚下的这片土地眷恋不已,对这身圣洁的白衣感到无比珍惜!看着雄壮的新病房大楼一天天的耸立起来,已然成为古镇余杭最具现代化气息的标志性建筑!我的心里感到万分自豪,我自豪我是其中一员,让我同时享有这个美名:“余杭二院临床护士”!我相信大家的心情跟我是一样的,大家都在为二院的快速发展自觉“充电”、自我“加压”,不断地探索创新。一个充满朝气的医疗团队,一个现代化的院容院貌展现在全区人民面前,我们为有这样一种和谐兴旺的发展环境而感到自豪和安慰!
然而你从不炫耀自己,只是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伟大!你包容了我所有的酸甜苦辣,我失败时,你鼓励我;我成功是,你祝贺我;我高兴时,你跟我分享喜悦;我难过时,你替我分担忧愁。我爱你,二院,你始终用那双博爱的大手,包揽着我的一切!因为爱,我想说:立足岗位,以心灵呵护心灵,以生命温暖生命,做一个医德高尚,医术精湛的人,做一个心系病患,博爱奉献的人,做一个孜孜进取,永不懈怠的人,让病人满意,让家属放心,这就是我不懈的追求,努力的方向!
我爱你“二院”,无论是酷暑难当的夏日,还是寒风凌厉的严冬!你总是敞开怀抱迎接群众,你是那么坦荡,那么多情,你的肩上,是我们奔忙的脚步;你的怀里,躺着最需要照顾的病人!你拯救了无以计数的人民百姓,你更是祖国进步的里程碑!
我与医院共成长征文3
1939年,当初的东方医院只是几个人的小门诊,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,现如今已成为连云港市东部城区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急救、预防保健中心,是东部城区唯一的市属国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。八十年来,连云港市市立东方医院几度迁址,几度易名,始终不变的是医院坚持“一切以病人为中心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的宗旨,坚持“东方有情,关爱无限”的服务理念。
2005年,我怀揣着梦想,从院校毕业,懵懵懂懂的来到了东方医院,被安排到急诊上班,一干就是七余年。急诊给我的感觉是疾病的类型各异,病情变化快,危重的病人多。刚到急诊的时候感觉特别的乱,根本没有头绪,和病房的模式完全不同。我们与时间赛跑、与死神较量,最终我们赢了,留住了一个个濒危的生命,多年的工作使我接触到很多的人和事,深深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家人的无助,我会用细致的护理工作和体贴的言语关怀帮助他们,帮助他们减轻痛苦。
2012年我转到医院门诊工作,门诊是病人来院就诊的第一站,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整个就诊体验,映入眼帘的是一楼大厅的一站式服务台,工作人员热情礼貌,文明用语一下子触动了我。“小蜜蜂”流动导诊,亲切的告知患者就诊流程,楼层布局,让患者进入医院门诊大厅便产生了亲切感,无需到处盲目乱走,乱找。
从老一辈那里听说,以前的门诊很小,硬件和软件设施都更不上,门诊医生都是人工叫号、手写处方、手写病历。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,门诊信息化程度的逐渐提高,医院已使用智能叫号,该系统直接产生患者排队信息,患者可根据语音呼叫和显示屏提示,有序的前往相应的诊室就诊,再也无需不停的探望,减少患者排队拥堵的现象,使就诊过程更加有序,实行了“一医一患一诊室”,保护了患者的隐私,减少了患者顾虑,为创造良好的医患关系提供了保障,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2014年,看,层高22层的医院病房新大楼投入使用,现代化的病房大楼,合理的布局流程、设施先进、功能完善,而医院在医疗、教学、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就,更为这个优美的环境增添了靓丽的色彩。
近年来,门诊不断以患者就医体验为出发点,持续改善门诊区域内服务能力,提升门诊服务便捷度,不断改善各项工作,门诊实行实名制预约挂号,自助机挂号、缴费,大大减少了传统挂号模式让就诊患者盲目奔波、盲目排队而且等候时间长的现象。门诊提供多种便民服务措施,包括24小时自助检验、检查报告单打印,轮椅、雨伞的使用,候诊按摩椅,便携式手机充电宝,简易门诊等等,大大提高了门诊满意度,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。
医院全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,海马志愿者服务已遍布连云区大街小巷,在医院门诊大厅,你每天都能看到至少有一名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,进行志愿服务工作,亲身体验门诊工作,为患者进行导医、导诊、健康咨询工作,通过对患者的接、陪、送、问、答、帮,把患者入院、诊疗等各个环节顺利衔接起来,使医生和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很好配合,给患者及家属带去了方便、舒适、快捷和满意。
八十年的历程,是医院蓬勃发展的过程,优秀的成绩属于过去,辉煌的未来亟待开创,我与医院共成长、共发展、共进步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为医院创建三甲而努力奋斗!